復合肥烘干工藝是復合肥生產線的關鍵環(huán)節(jié),其核心在于通過熱交換去除顆粒內部水分,提高顆粒強度與保存性。以下為復合肥烘干工藝的詳細解析:
一、工藝流程
原料造粒:將配比均勻的原料通過造粒機形成顆粒,此時顆粒含水量較高(通常為3.5%-4.5%)。
顆粒烘干:將造粒后的濕顆粒送入烘干機,通過熱風或熱壁面接觸實現水分蒸發(fā)。
顆粒冷卻:烘干后的高溫顆粒需冷卻至室溫,避免結塊。
顆粒分級:冷卻后的顆粒按粒徑分級,不合格顆粒返回造粒工序。
成品包膜:合格顆粒表面涂覆包膜劑,提升光澤度與防潮性。
成品打包:最終產品裝袋儲存。
二、烘干設備類型
轉筒式烘干機:主流設備,通過筒體旋轉與熱風逆流接觸實現干燥。
回轉窯干燥機:適用于高濃度復合肥,兼具干燥與二次造粒功能。
其他類型:如流化床干燥機、噴霧干燥機等,根據原料特性與產能需求選擇。
三、關鍵技術參數
熱風溫度:進口溫度通常為50-400℃,需根據物料特性調整。銨基鹽類物料溫度需低于90℃以防燃燒。
烘干時間:物料停留時間需≥22分鐘,確保水分達標。
筒體長度與轉速:筒體長度與直徑比為4-10,圓周速度0.4-0.6m/s,空氣速度1.5-2.5m/s。
進出口溫差:最佳溫差為100℃左右,尾氣溫度控制在65-80℃。
四、操作要點
熱交換效率:降低抄板布置密度,減少粘壁現象,確保熱能充分利用。
物料流量穩(wěn)定性:保持穩(wěn)定流量,避免成球率波動。
溫度控制:烘干機進口溫度波動≤10℃,出口溫度波動≤2℃,防止產品質量不穩(wěn)定。
二次造粒:利用烘干機內高溫提升水分溶解度,促進液相粘結,提高成球率。
五、設備特點
高處理能力:轉筒烘干機處理量大,燃料消耗少,干燥成本低。
耐高溫設計:可承受高溫熱風,適應熱敏性物料干燥。
擴展性強:設計考慮生產余量,產量增加時無需更換設備。
維護方便:調心式拖輪結構降低磨損,延長設備壽命。
六、應用效果
成品水分控制:烘干后成品水分控制在1.0%-1.5%為宜,過高需提高爐溫,過低可降低爐溫。
顆粒質量提升:通過二次造粒與包膜處理,顆粒圓潤度與亮度顯著提高。
環(huán)保效益:減少物料浪費,降低環(huán)境污染,符合可持續(xù)發(fā)展要求。
下一篇:返回列表